V for victory

807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前段时间看过《敦刻尔克》,这里又出来一部关于敦刻尔克二战背景的《至暗时刻》,如果非要把这两部作品放到一起比较的话,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《至暗时刻》一些。两部电影同样是没有做任何的准备,除了了解到导演和演员等基本信息外,屏蔽了其他一切评价。但是两者给我的观感却都是不太一样,《敦刻尔克》空战带来的那种压迫感,紧张感让当时的我感到及其的不适,并且海陆空三线的叙事,由于在开始交代过快,让我中后段才开始意识到着三者的关系,而《至暗时刻》线性叙事,虽然循序渐进,这么著名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,但却依然让我能够有看下去的动力,这首先是观感上的差别。其次到叙事主人公,《敦刻尔克》可能是真的太重故事和叙事了,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海上的那个船长,而路上的主人公和空站的主人公在这么庞大的叙事背景下,表演变得可有可无,而《至暗时刻》不同,Gary Oldman 几乎还原了丘吉尔,我观影数量少,还没有来得及补完其他的丘吉尔,但 Oldman 的表演让我有种错觉,我曾经看过一两眼纪录片和照片中的丘吉尔,不论是外形,还是那个叼着雪茄的形象,现在就像是刻在了我脑海。之前有人曾经说过,文学和影视作品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,文学可以带来无尽的想象,而影视作品会把这样的想象局限到一个具象的形象上。而这部《至暗时刻》从此就让我在脑海里留下了那个平时说话有些糊涂,但在演讲的时候字正腔圆的丘吉尔,也看到了即使面临着无数挫折时也能挑下重担的丘吉尔。

这是一部历史教科书

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,萌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,对于二战,对于二战英国的一次撤退,一次登陆,这部电影能够讲一半。这是一部非常时候中学生和高中生观看的历史教科书般的作品,站在英国首相的角度,站在英国议会的角度,还有英国群众对二战的态度上,这样一部片子能够解释出教课书中抽象的二战史。并且片中也抛出了无数的问题,作为一个决策者,是拯救四千加莱勇士,还是拯救三十万敦刻尔克的撤军,这个决策被无数的哲学课用来作为例子,历史上,很多人可能都只记得那撤退的三十万士兵,却很少有记得那壮烈牺牲的四千勇士直到最后也殊死抵抗。虽然历史已经发生,却可以给后人带来很多的启示。
当然这部作品中还能够看到很多英国的制度,上下两院,英国的皇室,还有张伯伦和丘吉尔的恩怨情仇。对于历史书上对英国光荣革命等等概念都有个呼应。并且哈利法克斯对丘吉尔正面、反面的对抗,一方面让这个影片有了正反的对立,也看到了两党竞争,相互之间的牵制,张伯伦一个手帕就能够让一党党员站在不同的对立面。如果张伯伦没有翻过那个手帕呢?历史会不会被重写?这都是留给后人应该思考的。

光影

在很早听波米播客的时候就知道丘吉尔出场时,擦亮火柴,打光的那一幕,而在观影过程中特意留意了这独特的出场,导演用他独特的镜头语言告诉你,丘吉尔的出现,就像是黑暗中带来的亮光,在二战最黑暗的时候给英国,乃至整个欧洲带来了一道曙光。

然而在观看的过程中,还发现了导演非常擅长使用隐喻镜头,记得有一幕,哈里法克斯子爵想要胁迫丘吉尔议和,给丘吉尔24小时,否则就威胁辞去内阁职务,逼迫丘吉尔下台,这个时候哈里法克斯和丘吉尔是在走廊交谈,之后哈里法克斯摔门而去,留下了丘吉尔一人,此时的镜头是,丘吉尔望着网状的门上的窗口,镜头慢慢的离开丘吉尔,似乎预示着丘吉尔虽然想大显身手,却无奈倒出掣肘,像是囚徒被困。

最后有一点让我非常不明白的,虽然丘吉尔和哈利法克斯的形象塑造得很不错,还有那个打字员雷顿女士,都是活灵活现的形象,但是有一个人我没有看明白就是国王,在前后段,他的形象有了180°大转弯,从开始的不支持,到支持,中间似乎少了一些理由。难道是我看漏了?

PS. 最后也要发一下牢骚,影院真的是一个公共场合,不要以为看不见的对方就能够肆意,这也是我平时对普通场有些拒绝的原因,我更愿意在豆瓣或者其他活动聚集的场次观看,因为观众都是真正喜欢电影,尊重电影和演员的。不会像今天右边的这位,吃着大味道的薯片,还发出特大的声音,哎。

正文完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